“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國傳統節日之中唯有清明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與其它節日團圓熱鬧喧囂氣氛所不相同。今年的清明對我來說更為沉重,因為再也看不見父親的笑容,聽不見父親喜愛兩個孩子的聲音。投筆于紙,滿腔感嘆與懷念讓淚水不禁悄然落下......
我的父親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一位基層鄉村醫生,從事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管理工作五十余年,他不是醫科院校畢業的??粕?,而是一個從十三歲拜師學藝的赤腳醫生。生活中他勤勞、樸實、善良,是一個愛干凈的人,可能因為父親行醫的緣故,很多日常生活衛生方面知識我比同齡人接受的早也懂的更多。工作中他勤懇好學、精于求精、任勞任怨、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用他一生所學守護著父老鄉親的生命,為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奉獻了自己一生。
父親是多么的溫柔,卻又是那么的嚴厲,我害怕父親的威嚴卻又沉溺于父親的溫柔。小時候的記憶里,因父親的忙碌相處的時間并不多,父親每天下班回來都會把我舉過頭頂,然后親一下我,還特別要用他那若隱若現的胡茬扎我一下,疼的我哇哇大叫時父親就會開心的笑。從小性格特別倔犟的我,常常會因為不聽大人教育和告誡而遭到父親打,挨打之后總會口無遮攔的說“我再也不喜歡爸爸了”,但只要父親推出他那輛二八大杠自行車,我立馬一臉興奮,與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爬上后架,因為父親要帶我出去玩了。其實父親幾乎沒有專門帶我出去玩過,能跟著他出門基本上都是出診或者進城買藥,那些年進城采購藥品和為老百姓上門看病,全靠那輛老黃牛自行車跟著父親日夜兼程。與父親待在一起最開心的事情還是晚飯之后閑暇之余,晚上只要不出診都會一家人圍著餐桌聊天,父親聊的最多的是更小時候(還沒有記憶)的我,講我童年趣事的父親笑容是那么的燦爛和耀眼,父親將我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每一個成長瞬間都深深地印在腦海里。長大后受父親的影響和熏陶我做了一名白衣天使,記得上學那會兒父親特別關心我的學習情況,經常會以提問、操作的形式考我,在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那本基礎護理學被我倒背如流。他還和我一起探討護理方面的知識,父親為了讓我扎針本領過硬,他的雙手曾被我摧殘的千瘡百孔,這些父愛如山的畫面也讓我將父親的音容笑貌印在腦??淘谛纳?,使父愛更溫暖、更醇香。
父親是那么的脆弱,卻又是多么的堅強。我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長大了,忘記了父母已不再年輕,父親的胳膊已不能將我舉過頭頂,父親滿頭黑發已變成花白,父親的背影已不再挺拔。父親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奔波忙碌中病倒了,發病初期癥狀為右下肢功能活動障礙,深怕麻煩孩子的父親懇求母親對我們隱瞞了身體的變化,行動不便堅持工作了大半年,之后癥狀加劇被我們發現,帶著父親輾轉當地各大醫院都無法確診,我與他溝通打算帶他去省城,父親一口回絕并寬慰我說:“放心吧,查不出病就肯定沒病”,毅然決然地返回到他熱愛了一輩子的工作崗位上。直到年底母親看著已不能走路的父親,每天不知要摔倒多少次卻還堅持著上班,那時候右手也出現障礙,扎針已不能一針見血,甚至還會遭到病人的嫌棄和指責,就連吃飯都握不住筷子,父親才終于答應去省城。在省城歷經半個多月全面檢查,父親被確診為人類患病率十萬分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艾滋病、癌癥并列的五大絕癥之一的世界罕見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俗稱漸凍癥)。確診那天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天,我的天塌了樹倒了,我恨老天沒長眼,更恨自己無能為力,懇求醫生不要告訴父親實情,父親卻趁我出去買飯空隙到醫生辦公室偷看了病歷,他說“我搞了一輩子醫怎么能不知道自己的病呢?”面對樸實而又堅強的父親我只能淚如雨下。被病痛折磨的父親回到家就堅持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說還惦記著去省城時的那些沒有痊愈的病人(其實住院期間都是網絡復診),而我對體弱多病的母親隱瞞了父親病情。
父親是那么的平凡,卻又是多么的偉大,從我記事起父親一年四季從沒休息日,就連除夕團圓飯我們家也是與眾不同,別人家的團圓飯都是晚上,而我們家團圓飯卻是早晨,因為母親心疼父親上班不用餓肚子。父親是個閑不住的人,除了工作學習以外,下班回來還會一頭扎進做不完的農活中,家里田間、里里外外勞作都是一把好手。父親沒有讀什么書,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可他卻用身體力行影響我們,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使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湖北疫情爆發時父親剛從省城出院不久,當時全省封閉,所有醫務人員全部投入到緊張而又忙碌的抗疫工作中,父親作為轄區內責任醫生首當其沖站在抗疫第一道防線,因藥物副作用與勞累雙重壓力下父親身體免疫力急速下降,病毒感染引發帶狀皰疹,面部腫脹疼痛難忍,左眼完全失去視力,可是父親依然堅守著防護第一線,將轄區內居民診療、流調,發熱患者登記、上報、監測等所有疫情防控工作一絲不茍完成,同時認真學習疫情防控知識,積極為父老鄉親做好宣傳,直至疫情結束本轄區內未發生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在我眼里父親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春天倚著他幻想,夏天倚著他繁茂,秋天倚著他成熟,冬天倚著他沉思。如今父親離開我們七月有余,對他的思念一刻也沒有停止,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父親那嚴厲而又慈祥的面容都會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夢境中......父親的教誨像一盞明燈為我指明方向,父親的關懷像一把雨傘為我遮風擋雨,父親的叮嚀像一絲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的身影像一座高山時刻威嚴偉岸!情長紙短,曾經我以為盡孝的時間還很長,等工作不忙、等經濟好點、等父親退休、等孩子長大再好好孝順父母,然而“子欲養而親不待”,曾經計劃著的各種行孝方式如今都已變成遺憾,成為我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彌補的痛?。ㄗ髡撸黑w玲玲 枝江市安福寺鎮中心衛生院)